引言
腓利门书是保罗所写的「监狱书信」中的其中一卷书信。这卷书信是属于私人书信,其主要对象是腓利门。保罗写此书信主要的目的是为逃走的奴隶阿尼西谋向他的主人腓利门请求。这卷书似乎没有讨论基督教信仰基本神学教义,比如基督论、救赎论和罪论等等。虽然如此,这卷书却被编为新约圣经的正典肯定有神美好的旨意。[1]著名的新约学者赖特(Thomas Wright)说:「它是保罗的特征 – 爱、智慧、幽默、温和、机智的综合,是基督人性的最佳表现。」[2]笔者在查考与研究腓利门书后,学习到以下一些保罗成熟与高尚的请求方法。
1. 满有智慧的开场白
在还没有正式进入请求前,保罗在第4-7节先为腓利门的优点,就是他对神的信心与对弟兄姐妹的爱心向神献上感谢与称赞腓利门。他的信心与爱心发挥了功效而使歌罗西圣徒的心得畅快,因此保罗也得了喜乐。保罗这样的开场白,主要的目的是他有意以腓利门对圣徒爱心的优点来为阿尼西谋求情(参9节)。这一点技巧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身为一位教会的领袖,传道人或牧者,若要去为弟兄姐妹求情时,我们是否直接开门见山讨论那问题,还是先设计一个有效的开场白来为所要请求的事件铺路呢?其实,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在还没有开始讨论前先做一个祷告,在祷告中为对方在基督里的优点感谢神,并祈求神在这件事上掌权。笔者认为有智慧的开场白可以让对方感觉到有安全感,因此,对方就可以更加地敞开心来讨论请求的事件。
2. 有谦卑尊重的心态
保罗是位使徒并为了福音的缘故被囚,他理当可以应用他的权柄来命令腓利门饶恕并接纳阿尼西谋或让他得自由,但是,他却愿意效法基督放弃权利(腓2:1-11)来请求腓利门![3]保罗在请求的过程中,他选择以谦卑(8-9节)和尊重(12-14节)人的态度来请求,这是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在服事的过程中,笔者认为神的仆人要时常提醒自己,无论我们的身份多高或多有成就都不应该以命令人的方式来吩咐弟兄姐妹做一些事情;相反的,我们应以谦卑并尊重人的态度来请求,盼望弟兄姐妹甘心乐意地答应,而不是出于勉强地答应我们的要求(参14节)!其实,神不勉强人做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更何况是我们呢?(参林后9:5,9:7;彼前5:2)。
3. 虽严肃却带幽默感
保罗在请求的过程中,虽然他认真地请求,但是在请求中他还加上了一些幽默感,比如他带着幽默地:(i)把阿尼西谋这名字的意思,就是「有益处」的意思提出来(11节);[4](ii)提醒腓利门他欠保罗福音的债是远远超过阿尼西谋欠腓利门物质的债(19节)。[5]笔者认为他的幽默感可以帮助减轻腓利门的紧张与压力,这样便可以帮助他能够以敞开的心来看待这事件。这一点提醒了笔者在请求人的时候,在严肃中也要带一点幽默感。笔者发觉有时笔者在请求人的时候,若太过严肃,丝毫没有一点幽默感就会造成整个气氛很僵硬。结果,对方因此感觉到很压力而选择把心封闭起来。笔者认为我们可以学习保罗使用双关语来请求,就比如在他使用与「益处」(11,20节)有关的双关语来为阿尼西谋请求。
4. 有舍己爱人的心
保罗在请求时,他为了提防腓利门与阿尼西谋关系的恢复受到「任何赔偿的要求」而带来的破坏,他就告诉腓利门他愿意为阿尼西谋偿还所欠的债(19节)。[6]保罗是过着制造帐棚来养生(徒18:3),因此,我们可以推测他在财物方面的能力是有限的。从这点我们可以看到保罗想尽办法,他爱阿尼西谋爱到一个程度,愿意舍己为他付上代价来求情!保罗舍己的精神仿弗主耶稣甘心的为世人钉死在十字架上舍己一样!这点提醒了笔者,若我们为人求情时,我们要学习为了弟兄姐妹在主里的益处,而愿意效法保罗这样地甘心付代价,多走一里路。
5. 有充分合理的理由
保罗为阿尼西谋请求时,他提出了充分并有力的理由来为阿尼西谋请求。他在第4-20节一共提出了11项让腓利门无法抵抗的理由::[7](i)以腓利门的爱心为理由(5-7节,9节);(ii)以保罗自己的爱心为理由(9节);(iii)以阿尼西谋是他属灵的儿子为理由;(iv)以阿尼西谋信主后的改变为理由(11节);(v)以腓利门是他的心上人为理由(12节);(vi)以差送阿尼西谋回腓利门那里去的行动表现出正义为理由(13-14节);(vii)以神美好的计划为理由(15节);(viii)以阿尼西谋与保罗和腓利门两人在基督里属于弟兄的新关系为理由(16节);(xi)以保罗和腓利门两人是「同伴」之友谊关系为理由(17节);(x) 以愿意偿还债务为理由(18节);(xi)以腓利门欠保罗福音的债为理由(19节)。根据早期教会历史,主后第二世纪初,以弗所有一位主教名为阿尼西谋,他很可能就是腓利门书所提及的阿尼西谋。[8]这证明保罗最后成功说服了腓利门!从保罗的请求中我们可以学习到为人求情时不可随随便便,相反的须要预备好合理并有力的理由来求情;这正如一位律师在为犯人求情时预备充分有力的理由一样!
6. 恰当且有力的结论
保罗在第20节为阿尼西谋的请求做了一个很恰当且有力的结论,他用了三个钥字,「弟兄」、「心」和「畅快」来附和第7节经文请求前奏的一些重要字词,好叫这两节经文互相呼应。[9]保罗在此再次的用「弟兄」这个词来强调他们在主里的关系!除此之外,保罗在第7节提到腓利门以「爱心」所行的许多事使到歌罗西圣徒的「心」得到「畅快」,他也在第12节提到阿尼西谋是他「心上的人」;若从这两节经文来看,保罗在此似乎要告诉腓利门盼望他接纳并饶恕阿尼西谋,这样,他就能使阿尼西谋的「心」得到「畅快」,因此,他的「心」也将得到「畅快」。[10]从这节结论经节里,笔者感到非常的震撼保罗如此的有智慧应用恰当且有力的字词,以便有效地在请求的结论中说服腓利门接纳阿尼西谋!笔者认为结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可以说请求成败的其中一个关键!因此,我们应当学习看重如何的在结论中做一个最好的总结,好叫人听了能够心服口服!我们可以学习保罗应用恰当且有力的字词来提升我们的结论!
结论
保罗为阿尼西谋请求前,他先为腓利门的信心与爱心献上感恩与称赞,并告诉他这爱心所带来的功效与结果(4-7节)。在第8节开始,保罗开始为阿尼西谋请求。在请求的过程(8-19节),他是带着谦卑(8-9节),幽默(10-11节)和尊重(12-14节)腓利门的心态来请求。为了腓利门能够接纳阿尼西谋,保罗想尽了方法,他给了腓利门十一项充分又合理的理由来为阿尼西谋请求。在第20节,保罗为他的请求做了一个恰当且有力的结论。保罗再次应用恰当的文字来强调他们三位在基督里的新关系和提醒腓利门以他的爱心来接纳并饶恕阿尼西谋,这样,阿尼西谋与他的心都得畅快!在整个请求的前奏,过程和结论,我们看到保罗的谦卑与尊重、幽默与成熟、爱与舍己和智慧与机智。但愿基督徒能够学习保罗成熟与高尚的请求方法,好叫案主,请求者与被请求者都能够在荣神益人的原则下解决问题!阿门!
[1]主后107年,安提阿主教写了一封信给以弗所的信徒。他在信中提及以弗所的主教,他的名字就是阿尼西谋,他应该就是腓利门书所提及的阿尼西谋。一些圣经的学者相信保罗的书信是在以弗所收集与整理的,因此,身为主教的阿尼西谋或顺理成章的将腓利门书放入保罗书信集中;黄浩仪,《天道圣经注释:腓利门书》,二版(香港:天道,1997),10-12。
[2]赖特(Thomas Wright),《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歌罗西书/腓利门书》,贺安慈译(台北:校园,1994),172。
[3]参考赖特(Thomas Wright),《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歌罗西书/腓利门书》,185。
[4]其实,「没有益处」(achrestos)和「有益处」(euchrestos)的希腊文发音很接近;因此,保罗在这节经文似乎尝试的应用古代文学的双关俏皮语来发挥;保罗可能打趣的说虽然阿尼西谋的名字的意思是「益处」,可是他从前对腓利门一点益处也没有,因此 他名不符实;但是现在他相信了耶稣,他无论是对主人腓利门,或是对保罗自己都非常有益处,他变得了人符其名了;黄浩仪,《天道圣经注释:腓利门书》,87;赖特(Thomas Wright),《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歌罗书/腓利门书》,187;Marianne Meye Thompson, Collosians & Philemon, The two Horizons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Eermans,2005),217-18.
[5]在第19节上,保罗说:「我必偿还。这是我保罗亲笔写的。」保罗为了表明他的诚意,他便说这段话是他亲笔写的;这就如保罗发出一张期票,是一张亲笔的借据!接下来保罗在第19节下说:「我并不用对你说,连你自己也是亏欠于我。」赖特(Thomas Wright)说得好:「腓利门不论对18节的反应情绪多么的复杂,他的嘴唇在读了第19节比会抽动,看到保罗如何温柔又有效的笑话他:我不用对你说,连你自己也亏欠我。」;冯国泰(Curtis Vaughan),《歌罗西书、腓利门书研究导读》,胡启芬与冯越明译(香港:天道,1995),142;赖特(Thomas Wright),《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歌罗西书/腓利门书》,192。
[6] Peter T. O’Brien, Colossians and Philemon,Word Biblical Commentary,Vol. 44(Texas: Word, 1982),299。
[7]参考周志禹,《歌罗西书、腓利门书讲义》(香港:晨光报社,1966),163-172;笔者对周志禹所提出的10个理由稍微做了修改并加上第(xi)项。
[8]黄浩仪,《天道圣经注释:腓利门书》,10-11。
[9] J. Moo, The Letter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The Pillar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Grand Rapids: Eerdmans, 2008), 431; 黄浩仪,《天道圣经注释:腓利门书》,107。
[10]参考黄浩仪,《天道圣经注释:腓利门书》,107; Douglas J. Moo, The Letters To The Colossians And To Philemon, 432. 黄浩仪认为除了腓利门对阿尼西谋的饶恕能使阿尼西谋的「心」得畅快之外,释放他使他重获自由,回到保罗身边帮助他是另一个可能性;黄浩仪,《天道圣经注释:腓利门书》,106-7。